2024年3月14日上午,武汉东昌《双工制氮技术在规模化粮库中的创新应用》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在公司16D会议室隆重举行。本次鉴定会由湖北省科技厅直属单位湖北技术交易所组织,邀请了河南工业大学王殿轩教授、国家粮食局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谢科生高级工程师(教授级)、武汉工程大学闫志国教授、武汉轻工大学肖安红教授、河南农业大学吴坤教授、湖北工业大学周梦舟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二级教授卢红担任组长。公司董事长李翊玮、副总经理来振利及技术中心相关项目组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鉴定委员会认真审阅了鉴定材料,听取了项目组成果汇报,经质询答疑和研究讨论,与会专家最终一致认定:双工制氮集成装备系统实现了“常压工况下的安全运行+节能模式下的高效输出”的双重功能,该项目科技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常压制氮技术在粮食储藏中的应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顺利通过湖北省科技成果评价,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这也是继双工制氮集成装备成功入选工信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的《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3年版)》(2024年1月5日工信部官网公布)之后,双工制氮技术获得的国内权威专家层面的又一次技术认定,这必将有助于新技术在粮食仓储行业的推广应用、更好服务于“藏粮于技”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该项目成果由武汉东昌创新团队历经几年的笃行不怠、接续奋战而完成,专家们对项目组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研究成果的成熟性、创新性及先进性表示认可,认定该成果主要具有以下创新点:
1、开发了全程密闭循环、常压运行模式下的高纯度氮气输出技术,突破了现有制氮技术离不开压力容器、低氧浓度运行时段脱氧及复合分子筛连续运行效率低下等技术瓶颈问题,实现了设备在常压工况下高效、节能运行。
2、创制了“系统气压均衡装置+主辅机”联动运行模式,有效缩短了密闭仓间充氮降氧周期,稳定了系统的气压平衡,减少了仓间的氮气泄露,保证了气调防虫效果,降低了运行能耗,适应了普通气密性仓房的气调储粮需求。
3、研制的常压模式下的充氮优化工艺,更好地保障了粮食水分维持及环境气体利用,提高了充氮效率和防虫效果,保证了粮情和品质的稳定。